古色古香的建筑、精彩絕倫的藤牌武術表演、別具特色的甲骨文主題公園、氤氳花香果味的蔥郁山頭……很難想象一個小小村莊能夠帶來如此豐富且獨特的體驗。僅僅是興之所至,來了一次簡單的鄉村旅游,卻被埔頭村人文藝術與自然風光完美結合所呈現出的美景所驚艷,轉角是四季花果的景致,回響是古韻悠長的詠嘆,山明水秀,人文薈萃,永春著名景點,文化悠遠、清新自然都融匯于此,恍若畫卷。
鄉村文化廣場
南山漂流位于永春縣木馬鎮南山村,是永春縣最著名的漂流景點之一。在這里,你可以挑戰不同難度級別的漂流。在清澈的河水中,感受自然的美妙。永春古城遺址公園 永春古城遺址公園是中國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位于永春縣城南。這里是。
五里街鎮埔頭村地處永春縣城西北部,舊稱遐齡(又作霞陵),源于“龜鶴遐齡”,寓意延年益壽之福地,又因土地肥沃、水源豐富,交通發達,素有&34;之美譽。自然資源豐富、人文氣息濃厚。埔頭村大力開展村容村貌整治工程,深入挖掘本村歷史文化,建造村史館、水電科普館及鄉村文化廣場等,留住了鄉緣鄉魂。近年來先后獲得“福建省美麗休閑鄉村”、“省級鄉村旅游特色村”、“省級鄉村振興戰略試點村”“福建金牌旅游村”等榮譽稱號。
甲骨文主題公園
貽燕堂
環興堂
埔頭村可探尋的人文歷史實在太多了,單是在村內行走,周圍古色古香的建筑,都讓人感覺穿梭了時光。有建于清代的貽燕堂,建筑為紅磚黑瓦的五開間雙護厝,飛檐翹脊、雕梁畫棟,集磚雕、木雕、石雕、灰雕于一身。有典型閩南風格的生本堂,是一座保存完好的百年古厝,內部精雕細琢,遺存文物豐富,堂內墻上、柱子上有不少楹聯、題字,其中不乏名家真跡,享有永春“桃谷恩榮第一家”的美譽,它向后人訴說著一個從武世家曾經的榮耀。也有中西結合的洋樓環興堂和樹南山莊,都是馬來西亞華僑興建。環興堂因仿龜形狀而得名,呈東西走向,大廳寬敞,前有龜頭,后有龜尾;樹南山莊建于民國初年,是一座帶有明顯英國建筑風格的二層紅磚洋樓,抗日名將蔣光鼐曾特為其題寫宅名。還有林氏宗祠,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間,歷經多次修葺,現基本保留古祠風貌。從這些古跡中,我們可以窺見埔頭村往日的輝煌。埔頭村還將廢棄古宅修繕改造成村史館、國學堂、茶葉博物館、鄉村文化廣場、鄉愁博物館等,用來展示本村歷史文化??赐瓴唤萑氤了?,原來歷史就是這么一代一代延續。
1、永春縣仙洞普濟旅游風景區 位于永春蓬壺鎮的仙洞山普濟寺風景旅游區素有“閩南富士山、閩南金字塔”之稱,每年前往旅游的游客有60多萬人,游仙山、訪古鎮、觀鶴拳、品南音成了景區的一大旅游亮點。景區里的景點創下了許多。
樹南山莊
明末惠安詩人黃吾野,為永春文人顏延榘摯友,曾泛舟夜游桃溪。牛姆林是閩南面積最大、最富內涵、最具吸引力的生態旅游區,被譽為“閩南西雙版納”,為國家4A級景區,有國家3A級風景區百丈巖、魁星巖、烏髻巖、仙洞-普濟寺,。
林氏宗祠
走著走著,一片震耳欲聾的喝彩聲吸引了我們注意,在鄉村文化廣場,眾人圍聚著,只見拳師表演著藤牌武術,七步三立、排兵對戰,依稀能感受到先人在戰場上奮勇殺敵的驍勇。作為埔頭村保留百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藤牌武術也一直是村里傳承和發揚的重點項目,越來越多的“娃娃兵”加入,學習這一傳統武術。獨特的藤牌武術,曾經功垂史冊。有詳細歷史記載,戚繼光入閩抗倭,鄭成功收復臺灣,藤牌兵就是他們手下的一支重要軍事力量。清康熙年間,眾多五里街白鶴拳拳師參加的500藤牌兵,在永春名將建義侯林興珠的帶領下隨軍遠征雅克薩,擊敗沙俄侵略者,其事跡一直被后人傳頌。林興珠的老家就是埔頭村。是的,就是這么一個小小的村子,僅清朝一代,就先后出了武進士2人、武舉20人,貢生、秀才更是不勝枚舉,當真是人杰地靈。
藤牌武術表演
1、永春牛姆林,被譽為閩南西雙版納的生態旅游區,是國家4A級旅游區、福建省首批自然保護區,福建省生態教育基地、是泉州十八景之一。2、魁星巖,古稱詹巖,取文曲華世、光昌文運之意而名,位于永春縣城西南五公里之奎峰山。
參觀完一些極具人文歷史的景點,沿著霞陵溪游覽,就來到了新建的景點,這里原來一片都是“斷壁殘垣”,現在經過改造以后,重煥生機。坐落在溪畔的水電科普館,這是由廢棄水電站改造而成的,老舊的發電機組、水輪發電機組、電纜盤等被創意組合成各種模型,置于一角。在展桌上,擺放著風力發電、手搖電力、串聯等物理電力構件,成為活生生的電學教具,和親友配合體驗物理小實驗,感受水和現代科技結合的魅力??破震^的附近是茶葉博物館,走過布滿青苔的鵝卵石道路,樹木遮掩、灰墻黃瓦的古厝就是了,這也是由廢棄的古厝改建而成,進去小歇片刻,品茗喝茶。茶葉博物館右側不遠處,一座三進古厝也被修葺一新,是鄉村博物館。之前在鄉村廣場精彩絕倫的藤牌武術表演,在這里能了解到它的前世今生,傳統藤牌武術器具琳瑯滿目,還有永春漆籃、織紙畫、石雕等代表性傳統工藝品、生產生活用品讓人目不暇接。
茶葉博物館
“三五元能吃飽、七八塊可吃好”,玩累了,去永春的小吃街逛逛,吃飽喝足。大菜有白灼大卷、芋泥鴨、豬腳包、豬腳炒面等,小吃有永春麻粩、寸棗、咯攤、蓬壺肉羹湯、煎芋粿等近20種永春特色小吃。麻粩香甜可口、酥脆松軟,肉羹湯包裹著地瓜粉,肉質筋道有嚼勁。還有咯攤,由閩南語讀音“kotua”音譯而來,永春的一種著名特色小吃,也是一種最能體會親情的吃法,幾人圍坐在一起,像吃火鍋一樣,有豬肉咯攤與牛肉咯攤,湯用骨頭燉成,加上豆腐青菜,香氣四溢,瘦肉嫩滑爽口,豆腐飽滿多汁,鮮肉清香耐嚼,蘸上一口老醋,每一口味蕾的都是極致的滿足。到了晚上,附近有青年客棧、休閑小屋、農家客棧等不同風格的民宿,可選擇自己喜歡的安歇,伴隨著晚風蟲鳴入睡,一早起來,感受新鮮的空氣,涼爽的輕風,立刻元氣滿滿。
青年客棧
休閑小屋
宜農宜居、宜游宜文、宜樂宜養,如果想嘗試鄉村旅游,埔頭村一定能讓你心滿意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