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于通渭濃厚的耕讀文化和書畫文化,依托3萬余人的書畫創作人員和書畫經紀人隊伍,銜接國內書畫市場和書畫名家,將書畫文化、溫泉文化有機融合到一起,致力于打造全國知名的書畫交流會展中心、全國知名的書畫人才培訓基地和全國知名的書畫文化旅游目的地。2021年悅心國際書畫村被美麗中國行旅游高質發展(金壇茅山)論壇評選為“康養旅游讀者基地”。已連續成功舉辦了享譽國內外的十一屆書畫文化藝術節,“翰墨飄香·書畫通渭”成為通渭的一張燙金“名片”,全縣書畫年交易額達10億元。著名作家賈平凹在散文名篇《通渭人家》中寫到“通渭人處處表現著他們精神的高貴。你可以一個大字不識,但中堂上不能不掛字畫?!本实孛枋隽送ㄎ几x文化;著名作家張賢亮贊譽通渭“人間繁華在長安,世上書香數通渭”;“鋤含云水筆含墨,耕罷梯田耕硯田”是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非遺中心主任連輯對通渭獨特現象的精確概述。景區被省美協定為書畫寫生采風基地。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全國百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之一
全國三十條紅色旅游精品線路之一
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
通渭是一方紅色的熱土。1935年9月26日,毛澤東等中共中央領導人率領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長征到達榜羅鎮。27日晚,在榜羅鎮小學堂召開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會議決定把紅軍長征的落腳點放到陜北,作為領導中國革命的大本營,28日,在榜羅鎮小學旁的打麥場上召開了連以上千人干部大會。景區被省美協定為書畫寫生采風基地。
地址:甘肅省定西市通渭縣平襄鎮溫泉村2、清水溫泉生態旅游景區清水縣溫泉生態旅游景區位于甘肅省天水市清水縣城東8公里外,海拔1420米。1957年建院,2008年,甘肅昊峰集團歷時兩年多,投資上億元成功對原省工人療養院進行了。
通渭溫泉歷史悠久,據北魏酈道元《水經注》(卷十七)記載:“溫水自黑水峽至岑峽,南北十一水注之,北則溫谷水,導平襄縣南山溫溪,東北流經平襄故城南”。今之通渭即古之平襄縣。明代成化年間,工部郎中通渭籍詩人王瓚就寫過作為“通渭八景”之一的“溫泉冬漲”:“萬壑瓊瑤早雪天,靈泉汩汨泛青煙,路人莫訝色如漲,誰煮金鵝不記年”。清朝道光年間,通渭知縣屠旭初在此主持建二亭,以分男女之浴,并署名還寫成《溫泉志》,他在碑文中說:“地無茂林綠蔭交加,山非秀嶺層巒紅云繚繞”,“四季溫暖,可以熟雞蛋,多年疾病,入池久浴,汗出病愈,立起成疴”,有“神泉”之稱。唐代“藥王”孫思邈為尋濟世良藥,一路尋訪到通渭溫泉在泉邊搭起茅屋住下,并在附近采草藥用溫泉水泡制,給更多的百姓祛除病魔。1935年9月29日,毛澤東、彭德懷率領的中央紅軍向通渭縣城進發,在行軍經過通渭溫泉時進行了洗浴,并治愈了他們的傷病。通渭溫泉水的神奇療效一時在紅軍中廣為流傳,成為了一段佳話。當年紅軍洗浴的池子被當地群眾親切地稱為“溫泉紅軍池”。2008年溫泉度假區被評為國家AAA級景區,省美協定為書畫寫生采風基地。在度假區可享受到隴上神泉洗浴、休閑垂釣、中醫藥理療、生態園休閑和通渭特色小吃等服務。
中國西部霧凇冰雪旅游最佳觀景地
中國西部梯田風電寫生攝影最佳采風地
其中紅軍長征榜羅會議遺址2005年被列入全國紅色旅游100個經典景區、2009年被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溫泉山莊2008年被評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鹿鹿山2005年被評為省級森林公園。通渭縣榜羅鎮是紅軍一、二、四方面軍長征途經。
中國西部避暑旅游最佳目的地
馬營鎮地處隴中,歷史悠久,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之一,通渭景點有哪些地方,為明清時甘肅四大名鎮之一,于明成祖永樂四年修建城堡,形成具有防御性質的“三城四堡”禮制格局,曾以畜牧繁盛,位置重要而名沖一方,是商旅輻輳、交通暢達的隴右名區,以至民間有“只知馬營監,不知通渭縣”的諺語。這里人文資源豐厚,英國皇家科學院首位華人院士楊子恒就是馬營籍人;小曲、剪紙、石雕、脊獸、秧歌、高臺、皮影戲等民俗文化豐富,特別是以“馬營小曲”為代表的“通渭小曲戲”列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這里紅色資源富集,紅四方面軍挺進通渭后,在這里建立了馬營蘇維埃政權,點燃了紅色政權的星星之火;在這里曾經進行過激烈的西堡子戰斗和喇嘛墩戰斗,埋下了烈士的忠骨。這里特色飲食豐盛,馬營攪團、馬營羊肉、馬營大豆等特色飲食盛譽內外,釀皮、甜醅、酸棒棒、蕎圈等通渭小吃應有盡有。景區被省美協定為書畫寫生采風基地。
馬營鎮地處隴中,歷史悠久,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之一,為明清時甘肅四大名鎮之一,于明成祖永樂四年修建城堡,形成具有防御性質的“三城四堡”禮制格局,曾以畜牧繁盛,位置重要而名沖一方,是商旅輻輳、交通暢達的隴右名區,以至民間有“只知馬營監,不知通渭縣”的諺語。這里人文資源豐厚,英國皇家科學院首位華人院士楊子恒就是馬營籍人;小曲、剪紙、石雕、脊獸、秧歌、高臺、皮影戲等民俗文化豐富,特別是以“馬營小曲”為代表的“通渭小曲戲”列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這里紅色資源富集,紅四方面軍挺進通渭后,在這里建立了馬營蘇維埃政權,點燃了紅色政權的星星之火;在這里曾經進行過激烈的西堡子戰斗和喇嘛墩戰斗,埋下了烈士的忠骨。這里特色飲食豐盛,馬營攪團、馬營羊肉、馬營大豆等特色飲食盛譽內外,釀皮、甜醅、酸棒棒、蕎圈等通渭小吃應有盡有。景區被省美協定為書畫寫生采風基地。
時至今日,在早晚的空曠地帶遙遙觀望,猶可見炊煙繚繞升起,彩霞孤鷺起飛的壯觀景象,成為通渭縣的八景之一 ---白塔晨煙。2 靈寺峽(又名林士峽) ,靈寺峽位于毛店村西北方約3公里處,該峽東側靠近本村的甄山社,南側緊。
中國西部秋冬季霧凇冰雪旅游最佳觀景地
中國西部春夏季避暑旅游最佳目的地
中國西部風電寫生攝影最佳采風地
華家嶺地處通渭、安定、會寧三縣區交界處,是祖厲河、金牛河、牛谷河、關川河等河流發源地。2021年度被甘肅省氣象局、文化和旅游廳、農業農村廳、自然資源廳評為“甘肅特色氣候小鎮”。著名作家茅盾在散文《風雪華家嶺》中對華家嶺有這樣的一段描述:“這時四野茫茫,沒有一個人影,只見鵝毛似的雪片,漫天飛舞而已?!睆埡匏壬纳⑽摹墩l都頭痛的華家嶺》中對華家嶺也有詳細描述。這里有永垂史冊的華家嶺阻擊戰遺址,定西市面積最大、保護最好的人工林帶,點亮萬家燈火的風電景觀;這里有流金溢彩的油菜花海、玉樹瓊花的霧凇奇觀、蔚為壯觀的萬畝梯田;這里還有巧奪天工的石門景觀、夢幻神奇的無字天書、鎖山鎮峰的朱家古堡;這里有綠樹掩映的傳統村落、碧波浩渺的明堯水庫、康養避暑的金嶺山莊。人間仙境何處尋,最美不過華家嶺,今日華家嶺,春季枝頭鵝黃嫩綠,萬樹競相萌發,生機盎然;夏季林帶濃蔭蔽日,鳥聲婉轉;秋季西風陣陣,霜葉颯颯,沙棘掛果,墨綠中透出繁紅點點串串;冬季銀裝素裹、原馳蠟象的背景中,裝點著玉樹瓊枝。季相分明的華家嶺是夏秋避暑納涼、冬春冰雪霧淞、四季體驗鄉村風光的旅游勝地。景區被省美協定為書畫寫生采風基地。
什川古城即通渭寨遺址位于通渭縣什川鎮古城村李家坪社,依山而筑,南臨古城溝,遺址平面呈三角形,面積約12萬平方米,周長約1820米。寨墻夯筑,基寬10米,殘高5-15米,頂寬2米,夯層高0.1-0.15米,墻外有馬面、角墩,東西辟門,寬5.5米。外筑圓形甕城,徑38米。寨西200米筑有烽火臺1座,西北面有寬約11米、深12米的壕溝三道,距寨分別為17米、68米、118米。為通渭境內遺留宋代古寨之一。有宋一代,這里始終是宋軍經略西北邊疆的戰略要塞。神宗熙寧元年(1068年),秦鳳路副都總管楊文廣在縣域西北擦珠谷筑堡屯守,朝廷特賜堡名“通渭”,不久又升堡為寨。崇寧五年(1106年),通渭升寨為縣,因寨為治,縣名從此確定。景區被省美協定為書畫寫生采風基地。
渭南周邊自駕游景點有:1、華山;2、黨家村;3、洽川濕地公園;4、韓城古城;5、司馬遷祠;6、洽川風景名勝區;7、華山鷂子翻身;8、華山金鎖關;9、華山蒼龍嶺。1、華山 華山是中國著名的五岳之一,有“天下第一險山”之。
李店金銀花小鎮采用“五統一”全產業鏈經營模式建成了規?;?、標準化金銀花10萬多畝,并建成了金銀花產業扶貧成果展廳、金銀花種苗組培中心、金銀花博覽園和金銀花烘干加工廠等基礎設施,體現了通渭縣發展金銀花產業從無到有、從有到強、從強到優的發展歷程,同時也體現了貧困群眾依靠金銀花產業走上了脫貧致富的道路。景區憑借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和產業優勢,將金銀花基地打造成為集民居建筑風格、農耕民族文化、特色農家樂為一體的生態旅游區。游客可以和漫山遍野的金銀花來一次真切的親密接觸,唱花,賞花,采花,品花,種花,滿足游客與花為舞的愿望。景區被省美協定為書畫寫生采風基地。
中國西部農耕文明最佳感受地
中國西部民宿民風最佳體驗地
中國西部傳統古村落最佳攝影采風地
定西自然景觀得天獨厚, 旅游 景點有:隴上仙境貴清山、風光秀美的遮陽山、九峰環峙蓮峰山、云霧繚繞的太白山、渭河源、天井峽、霸陵橋、首陽山、南屏山、通渭溫泉、戰國秦長城遺址等,這些景區景點都展現出了定西豐富的 旅游 資源。下面。
地處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的襄南鎮傳統村落積淀了厚重的歷史文化傳統,保存了大量的民居、戲臺、寺廟、古樹、古寨堡、古長城、紅色遺址等各類物質文化遺產和木雕、石雕、磚雕、匾額等傳統技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家村史(家譜、村志等)、傳統技藝(剪紙、木雕等)、地方曲藝(小曲、皮影等)、民俗文化(社火、廟會等)和歷史典故(古今、傳說等)等遺存較為豐富,村落在整體布局上與山水、與村民的生存環境融為一體,呈現出特定歷史階段鮮明的文化內涵、地域背景和鄉土特征。這不僅構成了村民生存繁衍的生活空間,而且營造了富有詩意的鄉村田園,蘊涵著淳樸厚重的歷史質感和怡情養性的審美情趣。
寺子川鄉歷史悠久,明代萬歷時設寺子為通渭十六里之一,清代乾隆時設寺子為通渭九里之一。這是一個有著豐厚文化遺存的鄉鎮,境內溫家坪遺址、先秦長城遺址、段御史古墓遺跡、古堡遺跡見證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蘊。溫家坪遺址為通渭境內現存規模最大,文化內涵最豐富的聚落遺址,1995年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景區被省美協定為書畫寫生采風基地。
雞川蘋果小鎮位于縣域東部,安逸河(古稱顯親河)自西北而東南,縱貫全境,沿岸散布著長達20千米的河谷臺地,農業生產條件較好。境內堡子坪、陳家河等地發掘的人類文化遺跡表明,遠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遠古先民就在這里生息繁衍,創造了堪與中原文化相媲美的文明成就。由于地扼葫蘆河上游谷地,這里自古以來又是經由渭河北岸進入隴東、隴西的便捷通道,境內百年古堡星羅棋布,千年古城殘坦猶存。景區被省美協定為書畫寫生采風基地。
隴山鎮位于通渭縣東部,北靠隴川鎮,西鄰隴陽鎮,西南同碧玉鎮相連,南面和雞川鎮相接,東部與平涼市靜寧縣相壤??偯娣e119平方公里,其中農耕地7.84萬畝、林地4.5萬畝、草場4.256萬畝。平均海拔2010米,年降雨量約500毫米,無霜期135天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