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里是中國貴州省中心城市之一,是一個格調古樸、風貌獨特的城市,凱里主要分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環境優美,是親近自然的好去處。這個周末我們自駕游去了凱里!
一、 郎德上寨
郎德上寨是一個擁有百戶人家的苗族村寨。寨子依山傍水,相比西江千戶苗寨,這里更加清凈,還能欣賞到敬酒歌、苗族飛歌、蘆笙舞等苗族民間歌舞。是貴州省著名的旅游景點。
二、 下司古鎮
下司古鎮是國家4A級旅游景區,地處清水江上游,位于凱里市西偏南部,因明清兩代屬平定長官司的分司治所,因地處平定下游,得名下司,是貴州著名的旅游景點之一。
三、 季刀苗寨
位于巴拉河畔,該寨主要景點有百年糧倉、神仙洞、埋壇山、牛馬腌腳印、鼓藏場、風水樹等。來到季刀苗寨,可以品嘗苗家烹飪的苗王魚、酸湯魚、腌魚、腌肉、腌湯等巴拉河風味菜肴。
四、 南花苗寨
坐落在巴拉河上游,是距離凱里最近的苗村,爐榕公路從寨腳繞河而過。因為交通方便,南花的旅游開發程度比較好,河邊建起了木樓客棧,節假日時河邊會舉行篝火晚會等活動。
五、香爐山
1、下司古 下司古鎮位于貴州省凱里市,世界名犬下司犬之鄉,國家4A級旅游景區,是國家皮劃艇示范基地、中國紅蒜之鄉、鋅硒米之鄉,被人譽為“小上?!?、“清水江上的明珠”,享有“人文下司,。
香爐山,苗族稱為BOB-BIUIEL(玻壁糾),意為砥柱山,位于凱里市城西13公里,山的四面正如《黔南識略》所載:壁立千仞,延袤三十余里,眾山環列,若戈鋌相向。頂峰海拔1233.8米,山腳最低海拔629米,方圓13公里,巍然屹立,云霧繚繞,如擎天大柱。相傳為苗族祖先《大柱撐天》中所說的第七根金銀玉柱。原共九層,直頂南天門。成了天地相往的通道。
傳說天王的七女兒阿碧順山頂下至半山藏與苗族青年阿補游方戀愛成親,每天晚上都在半山腰歡聚。每天凌晨雞叫三遍時,阿碧均按時回到天上向父王拜早朝。不久,阿碧有了身孕。一天晚上,阿碧在香爐山中生了一女兒小阿彩。正當初作父母的年輕夫婦歡樂時刻,公雞叫了第二遍。阿碧無奈,只好急飛天庭。因心急腳重,踩倒了六層金玉石。從此,香爐山只剩下如今的三層了。
中層為三屯巖,海拔1090米,為環山一周的臺地,此層地面寬而平,面積O.5平方公里,可容數十萬人。四面為高約30米的巖壁陡絕的天然城墻。山下只有三條路可通到二屯巖。東面的“大卡”和北面的“小卡”路非常陡險,必須攀藤附石才能爬上去,歷來很少有人從此上下西面的“大門洞”即“西卡路”由塘房寨筆直而上300米,便是三面懸崖絕壁,須順壁盤旋而上二。故有“三路三關一線通”之稱。明祟禎十五年
4、云谷田園 云谷田園是集生產、科研、科普、展示、休閑、觀光為一體的全國第一個農業旅游綜合體,是凱里最好玩的旅游景點,全園建設有農業生產區、旅游觀光區。其中,旅游觀光區包括生態觀景餐廳、熱帶雨林院落式餐廳、云谷。
地址: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凱里市西15公里
開放時間:全天開放
凱里開發區的下司古鎮,爐山有一個爐山風景區,凱里民族風情園,麻江有烏羊麻苗寨、銅鼓侗寨。下司在凱里學院附近不遠處,爐山風景區卻在爐山鎮去啦,可以在城區里乘坐汽車到達。來凱里的話就一定要去苗鄉,侗寨走走,黔東南。
門票:無需門票
六、苗侗風情園的侗族鼓樓
造型獨特,木質結構,建筑工藝精美,很有特色。還有苗族風雨橋,那可是苗族青年談戀愛最愛去的地方,風情園中的另外一個亮點是層層疊疊的280層臺階樓梯將苗、侗人民日常生活、生產的一些畫面,用雕刻的形式展示在游客面前。雖然工藝有些粗糙,但還能看出很多具有民族特色的場景和畫面。
苗侗風情園,是集黔東南州民族文化之大合,匯黔東南州文化產品之精華的“濃縮版黔東南”。其地理位置于凱里市中心區域,占地面積578畝,建有鼓樓、風雨橋、風雨長廊、蘆笙場、美人靠等極具苗侗民族元素的建筑,散發出黔東南獨有的民族建筑魅力。目前,園區有銀飾刺繡旅游商品區、民族特色餐飲區、休閑娛樂住宿區等14大功能區,涵蓋了 “吃、住、行、游、購、娛”六要素。
貴州凱里有什么好玩的 1、白天參觀凱里的形象建筑--凱里民族體育場和高速西站出口的民族文化園。 2、晚餐品嘗凱里的美食:酸湯魚、辣子雞、狗肉(特別是那種沒有肥膘的鄉下土狗)。 3、夜晚散步,觀賞一下凱里萬博廣場《千與千尋》似的神。
2014年4月,被評為國家3A級景區。苗侗風情園匯聚了千載苗侗風情,展示了多彩民族民間傳統工藝。具備了“一園看黔東南文化”、“一園品黔東南風情”、“一園嘗黔東南美食”、“一園買黔東南旅游商品”的功能已成為苗侗風情體驗基地和黔東南民族文化旅游的宣傳窗口。
凱里真好玩,讓我流連忘返凱里真好玩,讓我流連忘返!